Chap124习得性无助(1 / 2)

</dt>

&emsp;&emsp;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自省与锤炼,这样“不该有”的瞬间在方宁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。可今天不知道是为什么,考古学论坛这件事就像循环轨道上的小火车一样,一遍又一遍地在她眼前晃过,没有尽头。就好像是某种直觉在作祟。

&emsp;&emsp;终于,在去桌游店的路上,她还是忍不住低下头打开了学校图书馆的官网。新闻栏的第二条就是这个考古学论坛的总日程和主办信息。她又顺着这条消息摸到这个论坛的网站,点开会议流程的pdf一页页浏览。

&emsp;&emsp;在翻到第四页时,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。

&emsp;&emsp;报告人:方继亭,燕城大学。

&emsp;&emsp;题目:云南大理凤仪新村石室墓—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扩散与文化融合。

&emsp;&emsp;方宁的指尖很轻很轻地在他的名字上抚过,继而删除pdf,退出网站,按灭屏幕。

&emsp;&emsp;这种直觉准确到让她感到害怕。

&emsp;&emsp;怎么说呢,似乎在点开校图书馆网站的那一刻起,她便几乎可以确定,她会在会议名单里找到他的名字。

&emsp;&emsp;毫无来由、没有逻辑,可又理所当然。

&emsp;&emsp;她拢拢衣领,遮住脖颈,却遮不住沪城冬日里丝线一般绵密的湿气与寒意。呼出的气体瞬间凝成白雾,袅袅散开去。那分明是一段段转瞬即逝、无以传递的讯号。

&emsp;&emsp;“这个我不太会玩,但是可以学。”

&emsp;&emsp;方宁把手机收回衣兜,抬起头回答身边一个同学的问题。可走了没几步,她又把手机悄悄解锁,点开了微信。

&emsp;&emsp;她没有将任何人置顶,所以向下翻了一会儿才找到和哥哥的对话框。

&emsp;&emsp;上一次聊天还是在五天前。

&emsp;&emsp;方继亭说沪城将要有一场寒流经过,提醒她加件衣服,再换条厚些的打底裤。方宁发了个猫猫乖巧点头的表情包,问他最近燕城天气怎么样。

&emsp;&emsp;过了几个小时,方继亭发来一张照片,是红楼檐上的雪,和檐下稀疏的水线。

&emsp;&emsp;他说,虽然天气还有些冷,但燕大的积雪终于开始融化了。

&emsp;&emsp;方宁适时地表达了羡慕,说她也想看雪。

&emsp;&emsp;哥哥便安慰她等期末考试完就可以回家看了。

&emsp;&emsp;他们又随便聊了几句期末考试日程,方继亭问她有没有需要家里寄过去的东西,或者最近缺不缺钱,方宁说不用担心,她这边什么都不缺,就这样结束了对话。